水蛭蜂房治疗银屑病 水蛭治疗皮肤病应用
宽体金线蛭的宽体金线蛭(水蛭)
1、宽体金线蛭,又称蚂蝗,属于水蛭科动物,形似纺锤,长6~13cm,宽0.8~2cm,背部暗绿色,有5条黄黑色斑点纵线。这种生物主要栖息于水田、河流和湖泊,以浮游生物、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。采集季节在夏秋,捕捉后需用石灰或酒闷死并晒干或焙干处理。宽体金线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特别是水蛭素,这是一种抗凝物质,具有药理活性。
2、日本医蛭通常用线穿于体的中段,挂起晒干;茶色蛭除用线穿起外,并将体的一端拉长,故成狭窄的条状。由于加工后外形不同,药材中以日本医蛭的干燥品称为水蛭,以宽体金线蛭的干燥品称为“宽水蛭”,以茶色蛭的干燥品称为“长条水蛭”。
3、宽体金线蛭(水蛭)体长大,略呈纺锤形,扁平,长6~13cm,宽0.8~2cm。背面暗绿色,具5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,中线较深。体环107环。雄生殖孔在33~34环沟间,雌孔在38~39环沟间。前吸盘小,颚齿不发达。【分布】栖息于水田、河流、湖泊等处。
4、生晒法:将捕得的宽体金线蛭用线绳穿起,悬吊在阳光下直接暴晒。水汤将捕捉的宽体金线蛭集中放入器皿中,将开水倒入,以热水淹没金线蛭2指~3指为宜,20分钟左右待金线蛭死后,即捞出洗净,放在干净的地方晒干。如果第一次没烫死,可将没死的另烫一次。
10味虫类药,治疗阳痿有奇效
水蛭配地鳖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顾老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为邪浊瘀毒客留肝肾络脉,络阻瘀滞所致,表现为会阴部酸胀疼痛,甚则波及腰腹、睾丸。治疗需用虫类药如水蛭、地鳖虫逐瘀通络,搜剔驱邪。药物功效:水蛭和地鳖虫均有破血逐瘀之功效,药理研究证实两者均有抗凝血、抗血栓作用。
当归: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对血瘀型阳痿有治疗作用。全蝎、水蛭、蜈蚣:这些虫类药物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血瘀严重的阳痿。其他辅助药物:黄芪: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增强体质。白蒺藜:平肝解郁,祛风明目,有助于调节情志和肝脏功能。
壮阳益肾方面,紫河车、脐带、海马、海狗肾、狗肾、羊肉、蛤蚧、鹿茸等虫类药,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阳痿、早泄、性功能减退等症状,提升男性性功能。
青蚨,药名拼音为QINGFU,来源于昆虫类青蚨的全虫及其子。其主要功效包括补中、壮阳和驱除寒气,同时具有固精和缩尿的作用。对于命门火衰、下焦寒冷、导致的脘腹胀痛以及阳虚引发的遗精和遗尿问题,青蚨都可以有效治疗。青蚨性味辛、温,无毒,主要归经于脾经和肾经。
温肾壮阳: 通过其温肾阳、补命门壮阳道的作用,达到治疗阳萎、遗尿、尿失禁的目的。如蜘蜂丸用花蜘蛛、蜂房等治疗阳萎;用蜂房等治疗遗尿、尿失禁。《千金方》蜂房起痿方用蜂房烧灰夜敷阴上治疗阳萎;亢痿灵经验方用蜈蚣等治疗阳痿。
古代谁擅长用虫药治病
古代擅长用虫药治病的有张仲景、叶天士、华佗、甄立言等。张仲景(东汉):最早系统应用虫类药,创制了大黄蟅虫丸(含蟅虫、虻虫)、抵当汤(含水蛭、虻虫)等经典方剂,用于治疗瘀血、疟母等顽疾,开创了虫药攻逐瘀血之先河。叶天士(清代):提出“久病入络”学说,强调虫类药“搜剔经络”的功效。
古代最擅长用虫药治病的医者有多位,其中张仲景和朱良春较为突出。张仲景:汉代医家张仲景,在其著作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中,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虫类药。他创制的经典方剂如“大黄蟅虫丸”,就包含了虻虫、蟅虫等虫类药,用于治疗疟母、瘀血内停等疾病。
古代擅长用虫药治病的医家有张仲景、华佗、甄立言、叶天士等。东汉的张仲景是最早系统应用虫类药的医家,他创制了大黄蟅虫丸(含蟅虫、虻虫等)治疗瘀血内停、五劳虚极;鳖甲煎丸(含蜣螂、鼠妇等)治疗疟母;抵当汤(含水蛭、虻虫)治疗蓄血证,奠定了虫类药攻逐瘀血的理论基础。
古代擅长用虫治病的人包括孙思邈等医家。在中国古代,利用虫类入药并进行治疗是一种独特的医疗手段,许多医家都对此有所研究和应用。其中,孙思邈是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,他的著作《千金方》中就有关于利用虫类治疗疾病的记载。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记载了用苍蝇治疗疮疡的方剂。
古代擅长用虫子治病的人物包括孙思邈和张仲景。孙思邈: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“药王”。在他的医学著作《千金方》中,记载了多种使用虫子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例如,他提到用苍蝇治疗疮疡的方剂,这显示了孙思邈在虫子治病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应用。
古代擅长用虫子做药的医者有多位,其中包括李时珍和施今墨等。李时珍: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,他在医药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。在他的著作《本草纲目》中,详细记载了多种虫类药及其功效。这些虫类药包括但不限于苍蝇等,李时珍认为它们具有解毒、消肿、止痛等功效。
老中医20余年应用虫类药治疗阳-痿早-泄前列腺炎,效果突出
1、水蛭配地鳖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顾老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为邪浊瘀毒客留肝肾络脉,络阻瘀滞所致,表现为会阴部酸胀疼痛,甚则波及腰腹、睾丸。治疗需用虫类药如水蛭、地鳖虫逐瘀通络,搜剔驱邪。药物功效:水蛭和地鳖虫均有破血逐瘀之功效,药理研究证实两者均有抗凝血、抗血栓作用。
2、化瘀起痿汤:水蛭3~5g,当归20g,蛇床子15g,淫羊藿10g,川断15g,牛膝15g,熟地黄30g,紫梢花(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),桃仁10g,红花10g。水蛭、紫梢花研末吞服,水煎服。
3、九龙虫通经平喘,单方蜈蚣、甘草等分研末冲服治疗百日咳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地龙、僵蚕均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,且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,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、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。
4、在攻坚破积方面,守宫、蜣螂虫、斑蝥、蟾蜍和附录中的蟾皮蟾蜕等虫类药常用于治疗积滞、积食等病症。穿山甲、白丁香、鸭肫衣等则在活血祛瘀、行气和血的治疗中发挥作用。例如,蛴螬、五灵脂、鼠妇、水蛭、虻虫、地鳖虫、红娘子、青娘子等虫类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血症,包括瘀血、痛经、闭经等。
怎么样捕捉宽体金线蛭
1、可以依据宽体金线蛭的习性捕捉。主要可以在池塘等地用灯诱,或者用动物血。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太好,可以在其中参杂一些螺蛳。如果捕捉量大,也可以下地笼。民间偏方,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,但可以试一下。用丝瓜筋(老丝瓜熟透后,去皮去籽留下的筋络,也称丝瓜络)浸在猪血鸡血或其他动物血中一段时间,等其吸透后,捞出晾干。
2、制作丝瓜筋时,首先需要选取成熟的丝瓜,去除外皮和籽,留下内部的筋络。然后将这些筋络浸入猪血、鸡血或其他动物的血液中,使其充分吸血。经过一段时间后,捞出晾干,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带有血液的丝瓜筋。接下来,在水田等水蛭常出没的地方,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块这样的丝瓜筋于水中。
3、用竹筛制作一个简易陷阱,筛子上方包裹纱布并填充动物血液或内脏。将筛子绑在竹竿一端,手持竹竿另一端。当竹筛被提起时,水蛭会被捕获。水蛭捕获后的处理方法如下:选择健康、无伤且体型较大的宽体金线蛭作为种蛭。水蛭为雌雄同体,每条均能繁殖。
4、对于小水蛭,砸烂螺蛳撒进塘里是一种重要的投饵方法。因为螺蛳壳可以释放出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汁液,适合宽体金线蛭食用。每隔30-45天,需要另行投入空壳比例占总体重的4-6倍的食物。在繁殖期,需要将田螺投放至水泥池中,让宽体金线蛭自行摄食。
5、将竹筒剖成两半,除去中间疤节,将动物血涂于竹内,再按原来形状捆好,插在水田角上或浅滩河边,让水淹没。然后用树枝搅动田水或河水,使血的腥味四处扩散,水蛭闻腥味后即刻到筒内吮血。次日旱晨取出竹筒,即可捕到水蛭。蛭俗名蚂蟥。
6、方法一:可在插秧前每亩用生石灰30~40kg乳化液泼洒。方法二:插秧后,可每亩用3%呋喃丹5~2kg拌细土15~20kg,撒施,保持水深3~5公分,可兼治螟虫。方法三:每亩用80%敌百虫250g或硫酸铜粉拌细土20~30kg,撒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