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风子治牛皮癣 大风子的功效与作用用量归经

作者:小博 时间:25-07-30 阅读数:6人阅读

大枫子属于什么植物类型?

1、大枫子属于被子植物门中的常绿乔木,具体分类为双子叶植物纲、侧膜胎座目、大风子科、大风子属。科属:大风子科、大风子属。别称:大枫、风子炭、大风子等。形态:常绿乔木,高6~9米,具有特定的树皮、叶子、花朵和果实特征。分布:原产于海南、广西等地,多野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,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。

2、泰国大树子(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re)为大枫子科常绿乔木。分布于东南亚各国。我国台湾、海南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以种子入药。种仁含挥发油436%。油的主要成分有大枫子油酸、次大枫子油酸、去氢大枫子油酸的甘油脂和大枫子烯酸等。

3、【异名】大枫子(《品汇精要》)。【来源】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。【植物形态】大风子 常绿乔木。单叶互生;革质;叶柄长2~5厘米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10~30厘米,宽3~7厘米,先端尖,基部钝圆形,全缘,上面暗绿色,下面黄绿色,侧脉8~10对。

大风子油功效及服用

1、大风子油是从大风子中提取的油脂,颜色为黄色或黄棕色。它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,如杀虫止痒,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。然而,大风子油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时需格外小心。大风子油具有多重功效,不仅能祛风除燥,还能杀虫止痒。在临床上,它常被用于治疗瘤型麻风病及梅毒,对缓解症状和改善病情有显著效果。

2、《纲目》中提到,大风油能治疗疮疡,具有杀虫、劫毒的功效,但是不可多服,外用效果显著。《本草备要》中记载,大风子油适用于治疗疮、癣、疥、癞等皮肤病,具有杀虫、劫毒的作用。《现代实用中药》一书指出,大风子油能够治疗梅毒。《药材学》则提到,大风子油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痛、牛皮癣及其他皮肤炎症。

3、《本草备要》:大风子油适用于治疗疮、癣、疥、癞等皮肤病,同样具有杀虫、劫毒的作用。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大风子油能够治疗梅毒,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。《药材学》:大风子油不仅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痛,还可用于治疗牛皮癣及其他皮肤炎症,显示了其广泛的医疗用途。

海南大风子药用价值

1、大风子性味辛热有毒,功能祛风、功毒、杀虫。主要用于麻风的治疗,外用则对疥、癣有疗效。内服剂量为0.5~1钱,大风子霜多用于丸、散剂,外用时适量研烂后涂抹。大风子油可直接涂抹患处。

2、大风子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祛风燥湿、攻毒杀虫的功效上。在临床上,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麻风病、杨梅疮、疥癣、酒皶鼻以及痤疮等病症。此外,大风子油也被用于外用,以达到治疗皮肤病的效果。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大风子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,但由于其有毒性,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使用。

3、在药用植物方面,大风子属、马蛋果属、柞木属等植物被发现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。其中,大风子和马蛋果中的大风子油酸(Chaulmoogric acid)和次大风子油酸(Hydnocarpic acid)因其独特的化学成分,被用于治疗麻风病等疾病,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。

大风子油各家论述

1、大风子油各家论述如下:朱震亨:大风子油性热,具有燥痰之功。但使用时需谨慎,因为它可能伤血,导致病情好转后视力反而下降。《纲目》:大风子油能治疗疮疡,具有杀虫、劫毒的功效。然而不可多服,外用效果显著。《本草备要》:大风子油适用于治疗疮、癣、疥、癞等皮肤病,同样具有杀虫、劫毒的作用。

2、《本草备要》中记载,大风子油适用于治疗疮、癣、疥、癞等皮肤病,具有杀虫、劫毒的作用。《现代实用中药》一书指出,大风子油能够治疗梅毒。《药材学》则提到,大风子油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痛、牛皮癣及其他皮肤炎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