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部银屑病的书 治疗面部银屑病的药膏
银屑病中医的病名
1、银屑病在中医中有多个病名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干癣:最早在公元610年的《诸病源候论》中被称为干癣。蛇虱:在公元1602年的《疡医证治准绳》以及《外科真诠》中被称为蛇虱。白壳疮:在公元1604年的《外科启玄》和公元1694年的《洞天奥旨》中被称为白壳疮。
2、银屑病就是民间俗称的牛皮癣。以下是详细解释:中西医病名对应:在西医皮肤病学中,该病被称为银屑病;而在中医皮肤病学中,虽然有一个病名叫白疕与之对应,但在民间以及部分医生的口语中,银屑病常被俗称为牛皮癣。
3、白疕,又名“松皮癣”,是中医对一种慢性皮肤病的传统称呼。在西医中,它曾被称为“牛皮癣”,而今则称为“银屑病”。这种疾病具有难以治愈且易于复发的特点,临床上分为寻常型、关节型、脓胞型、红皮症四种类型,其中寻常型最为常见。
4、血瘀:血瘀也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。中医认为,血瘀可能由于气血运行不畅,或者外伤等因素导致,使得血液在皮肤或经络中淤积,形成瘀斑或斑块,进而引发银屑病。血燥:血燥同样被认为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原因。
皮肤病千家妙方基本信息
1、《皮肤病千家妙方》是王惟恒所编着的书籍,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。该书于2010年9月1日发行,是第一次版本,共153页,文字量达131000字。开本为24开,使用胶版纸印刷,也是第一次印次,ISBN号为9787509139929,采用平装包装。
2、《皮肤病千家妙方》内容简介如下:主要内容:本书汇集了中医治疗皮肤病的900余首特效良方,涵盖了中药内服、外敷、熏洗以及食疗等多个方面的治疗方案。语言风格:书中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病证名和医学术语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释,使得读者无需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也能轻松理解。语言通俗易懂,深入浅出。
3、皮肤病千家妙方的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第一章 头面部常见皮肤病 婴儿湿疹的治疗方法,包括祛风解毒汤、复方黄连霜等多种药物和疗法。旋耳疮的治疗手段,涵盖中药熏洗、外敷及苦参二妙汤等方法。头癣的解决方案,如复方土槿皮洗剂、川楝子膏等多种药膏和涂搽方法。
临床药物治疗学(第8版):皮肤病内容简介
关注重点:特别关注皮肤病治疗,深入探讨了药疹、痤疮、银屑病、光过敏和烧伤等疾病的药物疗法。内容特色:临床案例丰富:书中精心编排了大量的临床案例,详细展示了治疗策略、药物选择和疗效评估。理论与实践结合:旨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,引导读者进行精准的临床决策,培养出具备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的医疗专业人士。
临床药物治疗学:皮肤病图书信息如下:主译:王秀兰等专家出版社: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日期:2007年8月1日字数:416,000字印刷时间:2007年8月1日开本与纸张:标准开本,优质胶版纸装帧:平装ISBN:9787117085847这本书是医疗专业人士深入研究皮肤病药物治疗的重要参考资源。
临床药物治疗学(第8版)是由王秀兰等专家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,它详细探讨了皮肤病的药物治疗策略和实践。这本书由中国著名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发行日期为2007年8月1日,标志着其首版的诞生。全书共计416,000字,内容丰富详实,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坚实基础。
好发于四肢伸侧瘙痒性的皮肤病。皮肤损害多是孤立的丘疹或结节,愈后留以色素沉着,局部皮损处有剧烈瘙痒。病程慢性,有时数月或数年不愈。痒疹有不同的命名,没有一致的分类方法。由于临床表现不同,在本书中把痒疹分称为小儿痒疹、寻常痒诊、结节性痒疹、妊娠痒疹和夏季痒疹等。
银屑颗粒使用说明书
无糖型银屑颗粒的国药准字号为Z20013105,有糖型的国药准字号为Z37021098。无糖型为棕红色的颗粒,带有甜味和微苦的口感。该药物的主要功能是祛风解毒,适用于银屑病的治疗。推荐使用方法为用开水冲服,每次一袋,一天2~3次,或遵医嘱。一个疗程的推荐剂量为无糖型8盒/月,有糖型9盒/月,总计27盒/疗程,约3个月。
《肌肤的秘密》阅读笔记第一篇——“外油内干”和“护肤品吸收”_百度...
肌肤的秘密:破解“外油内干”与护肤品吸收 在探讨皮肤保养的世界中,德国著作《皮肤的秘密》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关键知识。这本书不仅对专业人士颇具价值,对于护肤爱好者而言,它提供了一种实用且科学的视角。让我们深入解析其中关于“外油内干”现象和护肤品吸收机制的章节。
关于妊娠纹的预防 ,准妈妈们可以在孕期对皮肤进行弹拨按摩(Zupfmassage),具体做法如下:使用油性护肤霜或软膏作为按摩润滑油,或是药店里添加有橄榄油的产品;千万不要用纯净油来按摩皮肤,因为它会与人体皮肤保护屏障的油脂相结合,接着将其揩走,导致皮肤变干;也不要使用很油腻的护理霜。
以上这些都可以助您远离痤疮,保持肌肤健康。 护肤品选用不当反而会导致毛孔堵塞长期使用质地油腻的防晒霜、日霜、化妆品、润发油和发蜡等,都会导致毛孔堵塞,阻碍皮脂排出,尤其是含有石蜡或硅油等矿物油的产品,会加倍堵塞毛孔。
调理方法:保持水油平衡。注重日常皮肤的养护,补充充足的水分,保持水油平衡。洁面。选择清洁力度强的洗面奶,重点是清洁额部、鼻部、口周及下颌部油性皮肤处,而面颊部位的清洁即可达到综合清洁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