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屑病关节炎中轴 银屑病关节炎中轴疼痛
中轴型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
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是包括强直性脊柱炎、银屑病性关节炎、肠病性关节炎等的一类疾病,好发于男性,青中年,临床上易误诊、漏诊。许多患者发展到疾病中晚期才被诊断出来,延误了治疗时机。
ESSG标准对SpA的分类主要基于炎症性腰背痛和不对称的外周寡关节炎,因为通过该标准诊断的SpA包括两部分患者:有骶髂关节的放射学损害者和还没有发生骶髂关节的放射学损害者。因此,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“中轴型SpA”。
根据脊柱关节病受累的部位不同,分为2型,一个是中轴型,另外是外周型。中轴型指脊柱,从颈椎、胸椎、腰椎到骶髂关节,中轴型脊柱炎病变部位主要在以上部位。除此以外,四肢如肩关节,髋关节、膝关节、踝关节,四肢关节便属于外周型脊柱炎。
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病的一类,是脊柱关节病的中轴型。中轴型,顾名思义破坏关节主要在骶髂关节,脊柱的关节、突关节等,破坏以后会造成局部骨质破坏,破坏以后骨质增生,在破坏的时候会表现为局部的疼痛,骨质增生以后形成局部僵硬。
和强直性脊柱炎有密切联系的疾病,没有办法用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概括,所以将概念升级,又总结出脊柱关节炎。脊柱关节炎包括脊柱关节炎中轴型和脊柱关节炎外周型。中轴型如果不加以治疗,关节继续破坏,可出现骶髂关节融合,胸腰椎关节的骨质增生、僵硬,最终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。
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最容易受累,而且是诊断标准必须具备的一条。强直性脊柱炎按照2009年标准分为中轴型和外周型,外周型骶髂关节没有炎症,有其它脊柱关节炎特征即可,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必须伴随骶髂关节炎症,要通过影像学和炎性指标反映。但骶髂关节炎不一定是强直性脊柱炎,两者不划等号。
银屑病关节炎靶向药的治疗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4月6日批准了瑞福(乌帕替尼缓释片),这款由艾伯维研发的口服选择性Janus激酶(JAK)抑制剂,为中国银屑病关节炎(PsA)患者带来了新希望。这款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对传统DMARDs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PsA成人患者,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,每次15 mg。
目前国内上市的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、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。通常通过注射用药,注入体内后,可靶向性的清除体内导致银屑病发生的炎症因子,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-1白介素-1白介素-23等,去除相应炎症介质后,可使发病过程中的T淋巴细胞得到抑制,使皮肤病变逐渐缓解。
截至2018年7月,全球已上市的PDE-4抑制剂口服药有阿普斯特,该药可通过抑制PDE-4活性,阻止cAMP水解,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,降低多种促炎因子的表达,同时促进抗炎因子表达,从而调节炎症反应,治疗和控制银屑病症状。此外,还有多个PDE-4抑制剂处于研发阶段。
这些患者适用于全身性疗法或光疗法。临床试验显示,Skyrizi能显著清除皮肤症状,大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一年内90%皮肤症状消失,超过半数患者皮肤症状完全消失。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,常见皮肤发炎鳞状增生,伴有严重瘙痒和刺痛。
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?
1、④40岁以前发病;⑤休息后症状无改善。如果患者慢性腰背痛3个月,并且符合上面5条中的至少4条,即考虑为炎性腰背痛。(3)前胸壁疼痛,重者可有胸锁关节肿胀,炎症发展可导致胸廓活动度下降。(4)脊柱强直:晚期会出现脊柱强直,广泛韧带骨赘形成,呈典型的“竹节状脊柱”。
2、脊柱关节炎是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全身小关节、脊柱、大关节病变,以关节强直或关节周围附着点韧带骨化为主要表现的疾病,所以脊柱关节炎主要的治疗目标和治疗原则是控制脊柱关节炎症。较多药物可治疗脊柱关节炎,一般首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,也可以选择生物制剂以及柳氮磺吡啶等抗风湿药物。
3、其中最常见的脊柱关节炎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外伤或者是内分泌因素、免疫因素等造成的脊柱关节处的无菌性炎症;另外一类是由于化脓性细菌感染,或者结核病菌感染造成的感染性脊柱关节炎。
4、脊柱炎是一类风湿性疾病,包括有强直性脊柱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银屑病性关节炎等。临床症状特点是腰痛、腰部僵硬、常伴有乏力、发热、消瘦等症状。脊柱炎目前没有根治的治疗方法,但可以通过口服消炎镇痛药、按摩、针灸、神经阻滞等缓解疼痛。
5、脊柱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,以中老年人多见,主要是与长期劳累、受凉以及关节退变有关。如果有腰酸、腰痛等症状表现的,建议需要去医院骨科就诊,做脊柱正侧位片检查了解脊柱的生理弧度、脊柱的稳定性、椎体的形态特征及椎间隙的变化等情况。
6、脊柱是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,特别是人体的颈椎、腰椎,脊柱骨关节炎一旦出现以后需要进行以下治疗:如果骨关节炎的症状比较明显,出现病变部位的疼痛、僵硬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选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来进行对症缓解,对于症状进行治疗。
银屑病关节炎的检查
1、银屑病关节炎病诊断相对较简单,只要患者存在关节症状,同时有典型银屑病皮疹,即可明确诊断。若患者存在银屑病关节炎,还可以采取其它方法进一步评估关节受累程度,比如通过X线、B超即肌骨B超、核磁等,反映关节受累破坏程度,同时还可以通过化验血沉、C反应蛋白等相关炎症性指标判断疾病活动性改变。
2、对于患者来讲,需要查人类白细胞B27抗原、类风湿因子、血沉、C反应蛋白以及骶髂关节的磁共振、受累关节的X线片等等。对于脓疱型的皮疹,最好还要做一个图片,判断有没有合并细菌的感染。对于用过药,并且明确诊断的银屑病关节炎,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、肝肾功能以及血沉、C反应蛋白等。
3、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辅助检查和临床表现。实验室检查方面,部分患者血沉升高,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检测可能呈低滴度或阳性,但并无特异性诊断指标。高球蛋白血症、IgA水平升高和补体活性增强也是可能发现的异常。
脊柱关节炎的临床表现
1、脊柱关节炎初期的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,逐渐发展到晚期,可有以下几种表现:四肢大小关节的疼痛;晨僵:关节包括腰椎会逐渐变得僵硬,尤其早晨起床后,无法弯腰;关节功能障碍、脊柱的功能障碍;个别患者若产生内脏的器质性病变,还可出现呼吸困难、心跳加速等症状。
2、脊柱关节炎早期的症状,如下:早期常见的症状为腰部疼痛、僵硬、腹股沟区酸痛,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和颈部疼痛。在休息时或者静止时疼痛比较严重,在活动后疼痛会逐渐减轻。有很多患者在睡眠当中会出现严重疼痛,可使患者在睡梦中惊醒,需下床活动才能重新入睡。
3、由于脊柱关节炎通常主要侵犯骶髂关节、中轴骨骼、外周关节、关节附着点等,所以该疾病常表现为下腰背部疼痛、晨僵。疼痛会导致患者躯体功能出现异常,常表现为睡眠功能的障碍、入睡困难、工作能力有所减退、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,发生率都会因此直线上升。
4、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:静止痛、休息痛,活动后反而可以减轻,严重者可在睡眠中痛醒,需下床活动后方能重新入睡。下肢大关节(髋、膝、踝)肿痛:半数患者的首发症状,非对称性关节炎。脊柱自下而上发生强直,先是腰椎前凸消失,进而呈驼背畸形、颈椎活动受限;胸廓呼吸运动范围可缩小。晚期常伴有骨折。
5、临床表现男性多见,较女性严重,高峰年龄:20~30岁。(1)疼痛:早期为下腰部疼痛、不适、晨僵等,也可表现为臀区或腹股沟区酸痛——骶髂关节炎。特点:静止痛、休息痛,活动后反而可以减轻,严重者可在睡眠中痛醒,需下床活动后方能重新入睡。